为进一步规范教学流程、统一教学要求、提升教学质量,确保新学期口腔修复学模块及BPS单颌总义齿临床技术课程教学工作有序开展,口腔修复学教研室于9月3日下午组织召开了2025年秋季学期集体备课会议。本次会议邀请了教学部莅临指导,负责口腔修复学模块及BPS单颌总义齿临床技术的教研室相关授课教师参加。
会议伊始,修复教研室主任朱松发表了讲话,总结了上学期的教学情况,并对新学期的教学工作提出了“夯实基础、注重衔接、强化规范”的总体要求,强化人文关怀,增强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基础知识与前沿知识相结合,督促学生自学、促进师生协同学。本次将口腔修复学和口腔材料学进行了课程融合,鼓励老师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一、 深入研讨,明晰教学重点与衔接
本学期是第一次进行22版培养方案,本次集体备课的核心环节是教学内容的梳理与教学环节的衔接研讨。根据会前要求,承担理论课及选修课教学任务的教师逐一进行了汇报,实习课程则由教师代表统一发言。
各位老师紧密结合教学大纲与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详细阐述了所负责章节的授课重点、学生需熟悉及了解的内容层次,确保了教学目标清晰、层次分明。在此基础上,教师们重点分析了课程内容的重点内容,以及前后衔接关系,包括本课程内不同章节间的逻辑递进,以及与本专业其他课程乃至前期基础课程内容的关联。讨论过程中,与会教师积极发言,就如何避免内容重复、如何构建顺畅的知识链条、如何在后续临床实习中强化和应用理论知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且富有成效的探讨,形成了广泛的共识,为新学期教学工作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奠定了坚实基础。董树君教授根据以往的授课经验,提出全口义齿平衡合的授课学时不足,担心学生不能充分消化相应内容,经大家讨论决定在课前增加一次线上课程,利于学生掌握相应内容。
二、 郑重承诺,签署教学任务书
在充分讨论之后,会议举行了庄严的教学任务书签署仪式。各位任课教师郑重地在教学任务书上签字。这不仅是一份程序性的文档签署,更是每一位教师对教学质量、对育人职责的郑重承诺,体现了全体教师恪尽职守、严谨治学的决心与担当。
三、 细化要求,规范教学资料发放
为保障学生课前预习效果,提升课堂学习效率,会议进一步明确并规范了教学资料发放流程。会议要求,所有承担口腔修复学模块理论课及选修课教学的教师,须于授课前一天,将课程PPT转换为PDF格式,并通过指定平台发送给学生。此举旨在引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实现更高阶的师生课堂互动。另外,实习课的教师需要听相应理论课的教师进行授课,这样可以保证理论课及实习课的课程连续性。
四、 落实责任,完善教学日历细节
会议最后对教学准备工作的时间节点提出了明确要求。为确保教学运行有据可依,全体理论课教师须在9月3日前,在共享的修复模块理论教学日历中,准确标注每节课所对应教材的具体页码。这项细致的工作将极大方便学生对照教材进行预习和复习,使教学日历真正成为师生教与学的“路线图”。
本次集体备课会议内容充实、讨论热烈、要求明确,不仅梳理了教学重点,协调了教学步骤,更凝聚了教学团队的力量,强化了教师们的责任意识与合作精神。为新学期口腔修复学相关课程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全体教师将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精神,迎接2025年秋季新学期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