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4月,我院孙宏晨教授团队,研究小鼠牙周炎中补体核心成分C3的来源、作用和作用机制,发现牙周炎局部增加的补体C3主要来源于牙周成纤维细胞,补体C3进一步通过促进巨噬细胞M1极化和破骨细胞分化引起牙周软硬组织炎症和破坏,这种作用是通过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相关成果以题目“Fibroblast derived C3 promotes the progression of experimental periodontitis through macrophage M1 polarization and osteoclast differentiation”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上。

补体系统作为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牙周炎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补体系统核心成分C3能够促进牙周炎的发生发展,但尚不清楚牙周组织局部的C3的细胞学来源,也不清楚补体C3促进牙周炎进展的详细机制。为了解决该科学问题,在本研究中,首先通过小鼠牙周炎组织的单细胞测序数据分析和免疫荧光染色证明牙周组织局部的C3主要来源于牙周成纤维细胞,并且成纤维细胞来源的C3在牙周炎发生后明显增加;为了研究补体C3的作用机制,通过单细胞测序分析发现C3a受体主要表达于巨噬细胞,进一步利用C3a受体敲除的牙周炎小鼠模型及相关体内外实验证明C3通过作用于C3受体促进巨噬细胞M1极化和破骨细胞分化来增加牙周软硬组织炎症和破坏水平;接着利用巨噬细胞差异基因富集分析和WB实验证明C3主要通过NF-κB信号通路促进破骨细胞分化和巨噬细胞M1极化。通过分析牙周炎患者的单细胞测序数据和免疫荧光染色明确了小鼠模型中的研究结果同样适用于人。本研究结果揭示了牙周炎微环境中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同时,为以成纤维细胞来源的C3M1型巨噬细胞、破骨细胞和NF-κB信号通路为靶点治疗牙周炎的潜在可行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疾病发病机理的研究不仅能够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规律,更为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策略的创新提供科学依据。此次关于牙周炎致病机制的重要发现,展现了研究团队在基础医学、生物信息学与临床医学多学科交叉融合等方面的优势,为精准医学和转化医学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