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儿童口腔科

 

儿童根尖周炎:

一、定义:根尖周炎(Diseases of periapical tissue)是指发生在牙齿根尖部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性疾病。即表现为牙骨质、牙周膜和牙槽骨发生的炎症反应。

二、症状:早期患牙有轻度疼痛,此时患牙咬紧,疼痛可以暂时缓解,随炎症加重,患者齿伸长,有浮出感,轻叩患牙即疼痛。根尖周炎时疼痛为自发性、持续性痛,且范围局限,患者能明确指出患牙。如果急性根尖周炎没有得到治疗,炎症继续发展,形成急性根尖脓肿,则疼痛加剐,叩痛明显,且有持续性跳痛。脓液扩散至骨膜下,疼痛、肿胀均很明显,脓液一旦穿破骨膜达到黏膜下,由于压力减弱,黏膜下组织疏松,疼痛比以前减轻。

三、治疗方法:

1.开髓引流:急性期应打开髓腔、拔除根髓,保证根管通畅,使炎症物从根管得到引流,开髓后在根管口可放置松软的棉捻以利引流。

2.切开引流:急性化脓期脓液到达骨膜下或黏膜下,在患牙相应根尖区脓肿明显处切开,引流排脓。

3.根管治疗:急性期缓解后,彻底清除根管内感染物,严密充填根管,作永久性治疗。

4.根尖刮治术:病变较大时做这种手术消除根尖区病变,但只限于上下前牙。

四、预防措施:

减少或消除病原刺激物:注意保持口腔环境,保持养好的卫生习惯,最实际有效的办法是刷牙和漱口。每个人应该从小养成口腔卫生习惯,学会合理刷牙方法。刷牙可以清除口腔中的大部细菌,减少菌斑形成。尽可能做到早晚各刷一次,饭后漱口。唾前刷牙更重要,因为夜间间隔时间长,细菌容易大量繁殖。

儿童龋病:

一、定义:龋病是一种由中多种因素复合作用所导致的齿硬组织进性病损,表现为无机质的矿和有机质的分解,随着病程的发展而有一色泽变化到形成实质性病损的演变过程。其特点是发病率高,分布广。一般平均龋患率可在50%左右,是口腔主要的常见病,也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癌肿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

二、症状:

乳牙龋病的特点:

1.患龋率高,发病时间早;

2.龋齿发展速度快;

3.龋齿多发,龋坏范围广;

4.自觉症状不明显,易忽略;

5.修复性牙本质形成活跃。

龋病好发部位:

  龋病的好发部位与食物是否容易滞留有密切关系。牙齿表面一些不易得到清洁,细菌、食物残屑易于滞留的场所,菌斑较多,容易导致龋病的发生,这些部位就是龋病好发部位,包括:窝沟、邻接面和牙颈部。

牙齿的窝沟是牙齿发育和矿化过遗留的一种缺陷,也是龋病的首要发病部位,牙齿的邻接面是仅次于窝沟的龋病好发部位,一般因邻面接触面磨损或牙间乳头萎缩导致食物嵌塞所致。牙颈部是釉质与牙本质的交界部位,即利于滞留食物和细菌,也是牙体组织的一个薄弱环节,尤其是釉质与牙骨质未接触,牙本质直接外露时更容易发生龋坏。

儿童牙齿的牙齿的好发部位为:1-2岁 上颌乳前牙的唇面和邻面;3-4岁  乳磨牙合面的窝沟;4-5岁  乳磨牙的邻面。好发牙面顺序为: 第二乳磨牙的合面和近中面,第一乳磨牙的合面和远中面,乳尖牙的近中面和唇面,乳切牙的近中面和唇面。

龋病的好发牙齿:

  由于不同牙齿解剖形态和生长部位的特点,龋病在各牙的发生率出存在着差别。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龋病的牙位分布是左右侧基本对称,下颌多于上颌,后牙多于前牙,下颌前牙患龋率最低。儿童口腔内好发牙位顺序为:下颌乳磨牙、上颌乳磨牙、  上颌乳前牙、下颌乳前牙。除非是猖獗龋或奶瓶龋,否则下前牙或乳牙的唇舌面很少患龋。

龋坏程度:

  临床上可见有色、形、质的变化,而以质变为主,色、形变化是质变的结果,随着病程的发展,病变由釉进入牙本质,组织不断被破坏、崩解而逐渐形成龋洞,临床上常根据龋坏程度分为浅、中、深龋三个阶段,各自表现如下

  浅龋:亦称釉质龋,龋坏局限于釉质。初期滑面表现为脱矿所致的色斑块,以后因着色而呈黄褐色,窝沟处则呈浸墨状弥散,一般明显龋洞,仅探诊时有粗糙感,后期可出现局限于釉质的浅洞,无自觉症状,探诊也无反应。

  中龋:龋坏已达牙本质浅层,临床检查有明显龋洞,可有探痛,对外界刺激(如冷、热、甜、酸和食物嵌入等)可出现反应,当刺激源去除后疼痛立即消失,无自发性痛。

  深龋:龋坏已达牙本质深层,一般表现为大而深的龋洞,或入口小而深层有较为广泛的破坏,对外界刺激反应较中龋为重,但刺激源去除后,仍可立即止痛,无自发性痛。

  龋坏在X线片上呈黑色透射区,对难以确诊者(如邻面龋),可借助X线片协助诊断。

龋坏的病变类型:

1.慢性龋:龋病一般均进展缓慢,多数为慢性,因病程较长,质地较干而软龋较少,此类患者有较长的修复过程,通常洞底均有牙本质层。

2.急性龋:多见于儿童、青少年、孕妇或健康状况不佳者,疗程短而进展快,软龋较多,质地松软,着色也浅,呈浅黄或白垩色,易被挖除,洞底缺乏硬化牙本质层。

3.静止性龋:由于局部致龋因素被消除,导致龋坏进展非常缓慢或完全停止,称静止性龋。

4.继发性龋:多见于龋病过程中龋坏组织未去净化或修复体边缘不密合,形成裂隙以致再次发生龋坏。

龋坏的诊断标准:

1.询问对冷热酸甜等刺激的反应,有无食物嵌塞和自发性痛。

2.检查牙体硬组织色、形、质的改变,龋坏的部位、深度和类型。注意邻面、颈部或牙龈遮盖部位的龋洞。必要时可摄X线照片检查。

3.按龋坏的程度可分为①浅龋 龋坏限于釉质或牙骨质,一般无自觉症状,探查时无反应。②中龋 龋坏侵入牙本质浅层,可有冷、热、酸、甜激发痛和探痛。③深龋 龋坏侵入牙本质深层,但未穿髓,一般均有激发痛和探痛,无自发痛。

4.按龋坏的病变类型可分为①慢性龋 病程长,龋坏组织质地较硬,干燥而染色较深。②急性龋 病程短而进展迅速,龋坏组织质地松软 ,湿润而染色较浅。如在很短时间内多数牙甚至全口牙均发生急性龋坏,龋坏牙面广,向深部发展快,在牙颈部常呈环状,又称为猛性龋。③静止性龋 龋洞呈浅碟状,龋坏发展非常缓慢或静止,洞常露出坚硬、光滑而着色的牙本质层。④继发性龋 发生在充填物或修复体边缘的龋坏。

龋坏的治疗:

龋病治疗的目的在于终止病变过程,阻止其继续发展并恢复齿的固有形态和功能。由于牙齿结构特殊,虽有再矿化能力,但对实质性缺损无自身修复能力。除少数情况可用外,均需根据牙齿缺损的范围、体积采用充填术、嵌体或人造冠修复治疗,以恢复形态和功能。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在磨除龋坏的基础上,应用药物抑制龋病发展的方法,适用于恒牙尚未成洞的浅龋,乳前牙的浅、中龋洞。常用药物包括氨销酸银和化等。

  治疗方法:先将龋坏组织尽可能磨除,并磨去洞缘牙齿薄,使洞敞开;以棉条隔离唾液,擦干牙面后以小棉球蘸氨溶液涂擦龋坏牙面1-2分钟,温热气枪吹干再涂,如此两次,然后以蘸丁香油小棉球涂擦,使之还原成黑色,吹干即完成治疗。所形成的还原银沉淀于牙本质小管中阻塞牙本质小管,阻止龋的发展。一般每周进1次,3-4次为一,3-6月后复查,治疗中应防止灼伤软组织。

  2.银汞合金充填术(现已基本淘汰):对已形成实质性缺损的牙齿,充填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且成效较好的方法,其基本过程可分为两步:先去除龋坏组织和失去支持的薄弱牙体组织,并按一定要求将窝洞制成合理的形态。然后以充填材料填充恢复其固有形态和功能。 适用于充填后牙和隐蔽部位的前牙洞。

   3.复合树脂充填术:适用于充填前牙和不承受咀嚼力量的后牙洞,充填要点有:

  ①制备一定的洞形

  ②中度以上的窝洞需作基底

  ③调拌器具要洁浄、干燥。使用非金属调拌刀,注意组分的配比,充分调拌均匀。

  ④充填时防湿,避免产生气,并宜用聚脂薄膜或玻璃纸将材料压紧,最后修形磨光。

  4.酸蚀法光敏复合树脂充填术:适应证同复合树脂充填术,还适用于较多、固位较差和遮盖变色牙等。充填要点有:

  ①彻底清洗牙面。

  ②用酸水门汀、氢化制剂等覆盖暴的牙本质。

  ③用35%或50%的磷酸,酸蚀牙面1-2分钟。

  ④彻底冲洗干燥牙面,严防再污染。

  ⑤涂粘接剂,充填光敏复合树脂后,分别用可见光照射20-40秒,使其固化,最后刻形磨光。

  5.嵌体及成品冠的制作:用金属或其它材料制成与牙齿窝洞适合的修复体,镶嵌在洞内,称为嵌体;盖在合面的为盖嵌体。也可采用金属成品冠修复牙齿缺损较大的患牙。

龋坏的预防:

  1.预防龋病从孕期开始发育良好的牙齿,才有坚实的抗龋基础。在提高牙齿抗龋力方面,首先要保障胎儿期身体发育和牙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孕期及时补充高蛋白质、钙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保证胎儿牙胚的正常发育。其次孕妇要特别注意预防各种传染病的发生。

  2.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由于刚萌出的乳牙合面窝沟较窄、深,易隐藏细菌,是龋齿的好发部位。注意口腔卫生是预防龋病最关键的环节,应教育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饭后漱口、睡前不吃糖和零食等。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杨晓琼

  3.防止牙列不齐有利于减少龋齿的发生 牙列不齐可使食物嵌塞或滞留,从而易发生龋坏,故要防止牙列不齐的发生,如替牙期应及时拔除滞留的乳牙及多生牙,修复缺失牙。

  4.营养均衡,少吃甜食 婴幼儿食物要多样化,以提供牙齿发育所需要的丰富营养物质,还要注意多咀嚼粗纤维性食物,如蔬菜、水果、豆角、瘦肉等,咀嚼时这些食物中的纤维能摩擦牙面,去除牙面上附着的菌斑。

  5.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早期发现龋齿,早期治疗,要求儿童每3~6个月进行1次口腔检查。

  6.应用各种氟化物制品 如含氟牙膏、糊剂、水剂等,有防龋作用。

  7.实施窝沟封闭是一种切实有效的办法,能起到有效的防龋作用,可使龋齿发生率降低90%以上,让孩子免受蛀牙痛苦。

儿童牙齿外伤:

儿童牙齿外伤:一切机械力造成的损伤都称作外伤,牙齿外伤是指牙齿受到急剧创伤,特别是打击或撞击所引起的牙体、牙髓、牙周组织损伤。

儿童牙齿外伤分为乳牙外伤和年轻恒牙外伤。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牙髓、牙周和牙槽骨组织在解剖生理上与成人有一定差别,因此,在治疗方法的选择和外伤牙的预后等方面与成人有一定区别。牙齿外伤后除了进行详细的问诊和临床检查外,要拍摄X线片。治疗后要定期复查。

牙齿外伤分类:

1.牙齿震荡:牙周损伤、牙髓损伤、牙体损伤

2.牙齿折断:牙冠折断、牙根折断、冠根折断

3.牙齿移位:牙齿挫入、牙齿侧向移位、牙齿部分脱出

4.牙齿全脱出

牙齿震荡:

牙齿外伤主要影响牙周和牙髓组织,牙体组织完整或仅表现牙釉质裂纹,没有硬组织缺损及牙齿脱位。治疗方法:

1.调合:患牙有早接触时应进行调合。

2.牙齿松动或深覆合:可佩带全牙列合垫。

3.减少或避免不良刺激:两周内避免吃太凉太热食物,不用患牙咬硬物。

4.定期复查。

牙齿折断:

一、单纯牙釉质折断:

1.临床表现:牙齿受外伤后仅仅伤及牙釉质,没有暴露牙本质。一般无自觉症状,可有釉质裂纹。

2.治疗:一般不必处理。如果边缘较锐利,可磨光锐利边缘。影响美观时,可用复合树脂修复缺损组织。定期复诊。

二、牙釉质牙本质折断:

1.临床表现:牙齿折断暴露牙本质,可有冷热刺激敏感。

2.治疗原则:及时覆盖牙本质断面;择期修复外形;定期复查。

三、冠折牙髓暴露:

1.临床表现:牙齿折断致牙髓暴露,冷热刺激痛,触痛明显。

2.治疗:根据外伤牙根发育状况及外伤具体状况可相应选择以下治疗方法:

①直接盖髓术,②冠髓切断术,③根尖诱导成形术,④根管治疗术。

并择期修复外形,定期复查。

牙根折断:

外伤导致牙根折断,根据折断部位分为根尖1/3,根中1/3,近冠1/3。

1.临床表现:根据折断部位不同可出现牙齿松动,牙冠伸长,有咬合创伤。X线片显示有根折线。X线片是诊断根折的依据。

2.治疗原则:使断端复位;固位伤牙;消除咬合创伤;近冠1/3折断者根据具体情况设计治疗方案;定期复查。

冠根折:

外伤导致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骨质同时折断,根据牙髓暴露与否,分为简单冠根折和复杂冠根折。

1.临床表现:根据折断的方向不同可分为横折和纵劈,横折是近远中方向,纵劈折断线是从切缘斜向根方。可露髓或不露髓。

2.治疗:冠根折治疗复杂,临床具体情况不同需采取不同治疗方案。

牙齿移位:

牙齿遭受外力时,造成牙齿脱离其正常位置,称为牙齿移位。根据牙齿受力的大小方向不同,可分为牙齿挫入、牙齿侧向移位、牙齿部分脱出。乳牙和年轻恒牙较易发生牙齿移位。

牙齿挫入:

牙齿受力后,被嵌入牙槽骨内。

1.临床表现:伤牙比同名牙短,不松动。完全挫入的牙齿临床见不到牙冠,需与全脱出牙鉴别。X线片显示牙根与牙槽骨之间正常的牙周间隙和硬骨板影像消失。

2.治疗:根据牙根发育程度和挫入的严重程度,可考虑观察,让其自行“再萌出”。或正畸牵引。或外科手法复位。定期复查。

3.预后:挫入牙齿预后较差,可出现牙髓坏死和牙根吸收。

牙齿侧向移位和部分脱出:

侧向移位是指牙齿受外力后导致唇舌向或近远中向移位。部分脱出是指牙齿部分脱出牙槽窝。

1.临床表现:牙齿偏离牙长轴,可能伸长,松动,与对合牙有咬合创伤。部分脱出的X线片显示:根尖周间隙增宽。侧向移位的X线片显示:根尖移位侧牙周间隙消失,对侧牙周间隙增宽,有时伴牙槽骨折断。

2.治疗:及时复位并固位三周。合并牙槽骨骨折的要延长固位时间。定期复查。

3.预后:预后较好,注意观察牙髓及牙根状况。

牙齿全脱出:

多发于年轻恒牙,由于其牙根未发育完成,牙周膜纤维相对疏松,受外力后易致牙齿脱离牙槽窝。

1.临床表现:外伤致牙齿完全脱出牙槽窝。是最严重的牙齿外伤。

2.治疗:牙齿完全脱出牙槽窝后的时间和保存方式对于牙齿的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外伤后捡起伤牙,用凉水简短冲洗牙齿,植入原位,咬住手绢,尽快到医院就诊。如不能将伤牙植入原位,应将牙齿立即放入生理盐水或牛奶中,低温更好。如没有生理盐水和牛奶,可放在口腔内下颌颊部和牙齿之间。自来水较上述液体效果差,但比干燥放置要好,最差的是干燥状态保存。

到医院后要用生理盐水清洗伤牙,清理牙槽窝,植入并固位伤牙2周,全身使用抗生素1周,必要时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外伤后2周,根据牙根发育状况、脱出牙槽窝的时间和伤牙保存状况,决定是否作牙髓治疗。

定期复查。

乳牙外伤:

乳牙外伤发生率较高,约达30%。多发生在1-4岁儿童。乳牙外伤以牙齿移位较常见。

乳牙外伤后临床不仅要注意乳牙本身的问题,还要考虑到其下方恒牙胚的影响。根据外伤时患儿的年龄和外伤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不同,对其下方的继承恒牙胚影响不同。

乳牙外伤的治疗原则是:减少患儿的痛苦,将乳牙外伤对继承恒牙胚的影响减少到最低。乳牙外伤后一定要定期复查。

儿童牙髓炎:

一、定义:牙髓病是指牙髓组织的疾病,包括牙髓炎症、牙髓坏死和牙髓退变。由于牙髓组织处于牙体硬组织包绕之中,只通过根尖孔、侧副根管与外界联系,牙髓急性炎症时,血管充血、渗出物积聚,导致髓腔内压力增高,使神经受压,加以炎性渗出物的刺激而使疼痛极为剧烈。

二、症状体征:

1.询问牙痛性质、发作次数和每次疼痛持续时间,与冷热、咀嚼食物的关糸,疼痛能否正确定位和放散的范围,与体位有无关糸,是否影响睡眠。患牙、邻牙或附近其它器官近期有否受伤或曾接受过治疗。过去有无牙痛史,与本次疼痛情况是否相同。

2.检查患牙有无龋洞及龋洞的位置和深度,是否穿髓,有无探痛、叩痛、,对冷热和电活力试验的反应。如无龋洞应检查有无其它牙体硬组织病变,有无牙周袋,牙齿是否松动,必要时可拍摄X线片,开洞或开髓检查。如未发现明显病变,应检查其它牙齿或邻近器官有无病变,并与三叉神经痛鉴别。

3.牙髓病分类:按病程可分为:

(1)急性牙髓炎(Acute pulpitis)

多为意外创伤或近期牙体手术后,有冷、热激发痛和自发痛等激发引起,主要表现为剧烈地自发性痛,特点如下:

①疼痛常突然发作,早期呈间歇性,一般约持续数分钟,随后数小时间歇期,病员尚可指患牙。随病情发展,发作期延长,间歇期缩短,逐渐转变为持续性剧痛,并沿同侧三支神经分布区放散(如上牙向颈部、耳前、颧颊部;下牙向耳下、耳后、下颌部放散),往往不能明确指出患牙部位。

②疼痛往往夜间较剧,卧倒时尤甚。

③早期冷、热刺激均可激发或加剧疼痛,以冷刺激痛较明显;后期或化脓时,热刺激疼痛,冷刺激仅可使疼痛暂时缓解。后期患者常含冷水,或吸冷空气以减轻疼痛,此种症状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④检查时常可见患牙穿髓,探痛明显。

(2)慢性牙髓炎(Chronic pulpitis)

由于龋病等大多是慢性病变,对牙髓有长期持续的刺激,可使牙髓发生慢性炎症的过程。在慢性牙髓炎发展过程中,如多形核白细胞增多,则释放的溶酶体酶也增多,而使炎症加剧,临床上即可出现急性发作的症状。

牙体慢性损伤、牙周病、牙本质化学刺激都可使牙髓呈现慢性炎症的过程。

慢性牙髓炎临床上分为三类:慢性闭锁性牙髓炎,慢性开放性牙髓炎及慢性增生性牙髓炎。慢性开放性牙髓炎又叫作慢性溃疡牙髓炎。慢性增生性牙髓炎又称牙髓息肉。

慢性牙髓炎诊断依据:①长期刺激性痛,X线照片显示尖周已有膜腔增宽、硬板破损;②有自发性痛史;③探诊已穿髓、出血、剧痛;④有深龋或深盲袋或严重牙体慢性损伤。

(3)慢性牙髓炎的急性发作期 有慢性牙髓炎症状,近期有剧烈自发痛,不能定位或有放散痛,冷热刺激引起或加重疼痛。

(4)牙髓部分坏死 除有牙髓炎症状外,并已穿髓,开髓检查冠髓无活力,根髓尚有活力。

(5)牙髓全部坏死 可有牙髓炎或外伤病史,穿髓,但无探痛。或有牙周病变,活力试验无反应,开髓检查牙髓无活力。

三、治疗方法:

1.治疗原则:牙髓治疗适用于牙髓病和尖周病的治疗。其原则:应治疗急性病症,解除剧痛;尽量全部或部分保存活髓;不能保存活髓时,应努力保存牙齿。根据病变性质、年龄和健康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无保留价值或已不能治愈甚至对机体有害的牙齿,可予拔除。

2.治疗方法:

(1)应急治疗:①开髓引流。患急性牙髓炎或尖周炎时,须开放髓腔,后者还须清理根管,打通根尖孔,以减除内压,引流炎性渗出物,解除急性疼痛。②切开引流。患骨膜下脓肿或粘膜下脓肿时,应在局部切开并置和引流条。③药物止痛。常用丁香油或丁香油酚等药棉置放龋洞内,或用鼻闻止痛散置鼻孔内,也可口服止痛剂。

  (2)间接盖髓术:适用于深龋近髓或牙髓病变较轻而尚未穿髓的患者。制备洞形,去净龋坏组织,消毒窝洞,洞底覆盖盖髓剂,磷酸锌水门汀作基底,银汞合金或复合树脂充填。常用盖髓剂有氢氧化钙及其制剂,丁香油氧化锌水门汀等。

  (3)直接盖髓术:适用于因外伤或制洞而致的意外穿髓,穿髓点直径在1mm以内者。注意防湿,制洞后局部消毒,在穿髓处覆盖盖髓剂,垫基底后充填窝洞。注意随访观察,检查是否有活力。

  (4)切髓术:适用于牙髓病变较轻又不能保存全部活髓者,对牙根尚未发育完全的年轻恒牙尤为适用。在局麻下去龋制洞,清理干净和消毒窝洞后开髓,切除冠髓,彻底止血,在根管口处覆盖氢氧化钙制剂,垫基底后充填。术后如出现自发痛,可改行干髓术或去髓术。

  (5)干髓术:适用于冠髓部分坏死的牙髓病变,或需利用髓室固位和其它需行牙髓失活的患者,主要用于后牙。第一次失活:扩洞去龋,在穿髓处置失活剂,用氧化锌丁香油水门汀密封洞口,防止失活剂外溢和灼伤牙周组织,但操作中切忌加压。第二次切髓充填:去除失活剂,去净龋坏组织后,将冠髓去除。用无水乙醇棉球干燥髓室或用甲醛甲酚合剂棉球在根管口放置1分钟,然后在根管口处放置干髓剂约1mm厚,垫底充填,并注意降,防止牙折。术后如出现症状,可改行去髓术或根管治疗术。

  干髓术一次法:适应证同干髓术,但一次完成。即在局麻或蟾酥快速失活下,去除冠髓,覆盖干髓剂,垫底充填。所用干髓剂,需适当增加镇痛剂和多聚甲醛的剂量,减少术后疼痛,覆盖干髓剂前必须充分止血。

(6)乳牙变异干髓术:适用于乳牙牙髓坏死或根尖周炎。①去龋制洞,去除冠部死髓。在髓室内放置甲醛甲酚合剂棉球,用氧化锌丁香油水门汀封固3~7天。②封药后如无肿痛,则可去除封药,在根管口覆盖干髓剂,垫底充填。

(7)根管治疗术。是目前最彻底、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四、预防方法。

(一)注意口腔卫生

  牙宣从发病因素来看,农村发病率较高,口腔不洁是主要原因。注意口腔卫生,自身保护得较好的人,可以少患或不患病,即使患病后,早期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并且疗效是稳定的。因此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努力提高人们的口腔卫生习惯,对不洁性龈炎开展普及治疗等,都可起到预防作用。

  (二)避免异物损伤

  有不少牙周病是由于长期的食物嵌塞、创伤等原因造成的,应引起患者及口腔医生的注意,及时予以纠正。尤其应当避免因工作质量不高而造成牙周病。如充填体或修复体过高所产生的创伤合,接触点不良而造成食物嵌塞,洁治时器械损伤龈沟底的上皮附着,以致形成牙周袋等。

  (三)早检查早治疗

  早期牙周病在除去了牙石等刺激物,炎症消退后,可取得满意的疗效。晚期治疗的效果则很差,因此,应该经常开展口腔疾病的普查,以便尽早发现和治疗。

  (四)牙宜洗刷

  倡导每晚刷牙,以清除污垢,保护牙齿。牙刷之毛不可太硬,硬则会损伤牙龈,有损于牙齿。刷牙是清洁口腔、保护牙齿的最好的方法。正确地刷牙,能够清除口腔的软白污垢,食物残渣和部分牙面菌斑,并能防止一部分牙石的产生,起到按摩牙龈的作用,从而减少口腔的致病因素,促使组织健康,增强其抗御疾病的能力。

  (五)齿宜常叩

  叩齿既巩固了牙根和牙周组织,又兴奋了牙神经,血管和牙髓细胞,这对牙齿的健康有很大好处的。常用叩齿的方法是:先叩臼齿三十六下,次叩门牙三十六下,再错牙叩犬齿各三十六下,最后用舌舔牙周三、五圈即告结束。每天只要用两分钟的时间,即可收到强健牙齿的良好效果。

  (六)小劳强身

  劳动能够舒展筋骸,流畅气血,调济精神,强身健体。尤其是脑力工作者以及老年人,更应经常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使身体得以运动,则于身心大有好处。

  (七)饮食有节

  饮食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与人体的关系最为密切。如《寿亲养老新书·饮食调治》说:“食者生民之天,活人之本也。故饮食进则谷气充,谷气充则气血盛,气血盛则筋力强。”历代养生家十分重视饮食的学问,力倡宜清淡。如孙思邈《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中说;“故每宜淡食;每食不用重肉,喜生百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因为饮食清淡自然则补益之功卓著,厚味甘肥,过食辛辣则易于偏伤脏腑。现代医学认为,主食米、面、杂粮、人吃后在体内多呈酸性反应;副食肉蛋也呈酸性反应,只有蔬菜经消化后可成碱性反应,多食蔬菜就可中和酸性,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而老年人的血液里应维持微碱性,经常肠胃清洁,减少粪便中毒素的吸收,这样身体才能健康。

咬合诱导:

在儿童牙齿发育时期,常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干扰,我们应及时去除这些影响和干扰,引导牙齿沿咬合的正常生理位置。

发育紊乱病因:

一、龋病

1. 牙冠近远中宽度减少,影响牙弓宽度和长度。

2. 牙髓根尖周疾病影响乳牙的正常替换及恒牙胚的发育方向。

3. 乳牙早失造成第一恒磨牙合关系紊乱和第二前磨牙的萌出困难和错位。

4. 第一恒磨牙患龋率较高,常因大面积龋坏或拔除而破坏了正常恒牙合建立。

5. 咀嚼功能降低,导致颌骨发育不充分。

二、牙齿发育异常

1. 额外牙:又称多生牙,好发于上颌前牙区。不仅影响牙胚的正常发育方向,而且常常阻碍恒牙的正常萌出,造成邻牙的扭转、错位和牙列拥挤。

2. 先天缺牙:个别牙的先天缺失常造成异常间隙以及前牙覆合、覆盖的异常变化,多个牙缺失时,不仅影响牙排列和咬合关系,而且引起颜面的异常变化。

3. 乳牙滞留:融合牙、过大牙、过小牙都可以使牙弓周长的大小和颌关系异常,如前牙的畸形舌尖,可以因咬合时的过早接触,致使患牙唇侧错位。

4. 正中间隙:由于乳牙根吸收不足,致使乳牙不及时脱落,恒牙错位萌出。

5. 牙齿和牙槽骨粘连(牙齿固连):是牙骨质和牙槽骨的粘连。牙周间隙消失,进而阻止牙萌出,被粘连的牙齿表现为颌面下沉,低于邻牙颌面约1-3mm,致使邻牙倾斜,对颌牙下降。

6. 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第一恒磨牙倾斜萌出,压迫第二乳磨牙远中根吸收,致使第二乳磨牙早失并间隙丧失,第二前磨牙萌出困难或错位。有时下颌第一恒磨牙舌侧异位萌出,造成磨牙锁合。

7. 正中间隙:由于额外牙或因为粗大低位附着的唇系带等原因,不能使中切牙间隙正常关闭。

三、不良习惯及危害

1. 吮指——上前牙前突,前牙深覆盖。

2. 吐舌——牙齿咬合接触关系异常,前牙开牙合

3. 咬唇——咬下唇使上前牙唇向下前牙舌向移动,咬上唇使上前牙舌向下前牙唇向移动

4. 口呼吸——牙弓狭窄,上前牙前突,开唇露齿

5. 夜磨牙——深覆牙合

6. 偏侧咀嚼——面部发育不对称

四、乳牙早失

1. 因严重的龋病、牙髓病及根尖周病变而被拔除。

2. 恒牙异位萌出,乳牙根过早吸收脱落。

3. 牙齿因外伤脱落。

4.先天性牙齿缺失。

治疗方法有:

间隙保持器:防止儿童牙齿丧失后,邻牙向丧失部位倾斜和对颌牙伸长,保持早失牙齿的近远中和垂直的间隙,保证继承恒牙的正常萌出

间隙保持器的意义:防止邻牙向丧失部位倾斜和对牙伸长保持早失牙齿的近远中、垂直向间隙保证继承恒牙的正常萌出。

1. 远中导板间隙保持器

适应证:第二乳磨牙早失,第一恒磨牙萌出中或未萌出。

2. 丝圈式保持器

适应证:单侧第一乳磨牙丧失,第一恒磨牙萌出后第二乳磨牙丧失,双侧乳磨牙早失。

3. 充填式间隙保持器

适应症:单个乳磨牙早失,间隙前端的牙齿有远中邻面龋,或后端的牙齿有近中邻面龋,龋坏均波及牙髓需做根管治疗者。

4. 舌弓式间隙保持器

适应证:两侧第二乳磨牙或第一恒磨牙存在,因乳磨牙早期丧失而近期内侧方牙即可萌出者,因适时拔除第二乳磨牙,需对其间隙进行保持时,两侧多个牙齿早失,使用活动式间隙保持器患儿不合作配戴者。

5. Nance腭弓间隙保持器

适应证:双侧第二乳磨牙缺失,第一恒磨牙萌出,患儿无法使用活动矫正器,乳磨牙早失,缺隙处牙将萌出。

6. 可摘式功能性保持器

适应证:乳磨牙却是两个以上者,或两侧磨牙缺失,或伴有前牙缺失。